保羅的叮嚀(一):敬虔的奧秘

教牧書信的生活應用

保羅是主耶穌復活後特選的使徒,特派傳神的福音(參:羅馬書1:1)。(哥林多前書3:6-11)所以保羅認識自己就像是與神同工建立外邦教會根基的工人。除了有智慧地教導其他人以外,他更是自己親自做榜樣,凡事效法基督。並且保羅又曾為了栽培提摩太和提多為接棒人,寫下所謂教牧書信:新約的提摩太前書,提摩太後書,以及提多書這三卷書。目的就是教導這些年輕的傳道人能明白,在當時特定的文化處境下,當如何照主心意牧養教導神的教會。

可是,這些信真的只是寫給這些年輕的教會工人嗎?(哥林多前書11:1)(提摩太前書3:14-15)從保羅這兩段聲明來看,教牧書信雖然原本是為了栽培這兩位年輕工人所寫成,但其中所談到的教導也是能應用在每個基督徒身上。就讓我們先從「敬虔」這教牧書信中甚為重要主題談起…。

教牧書信的敬虔與基督論

(提摩太前書2:2,3:16,提摩太後書3:5,提多書1:1)保羅雖然在教牧書信中曾多次提到「敬虔」,究竟什麼才是合乎聖經的敬虔呢?很多時候談到敬虔,我們腦中想到的,不外乎是在遙遠深山中的修道院,幾個遠離世俗的僧侶正敲鐘提醒其他修道士要讀經禱告。因此,每當我們在聖經當中讀到要「敬虔」,或多或少都不自由主的聯想:敬虔,不就是要我們多讀經禱告參加聚會嗎?其實多讀經禱告與參加聚會本身就是對的,但保羅當初用敬虔這個字時,所想的應該不只侷限於個人靈修方面。(提摩太前書3:14-16)要了解保羅對敬虔的定義,就有必要先從這首關於敬虔奧秘的詩歌談起。但是,提摩太前書三章第十六節明明是首關於彌賽亞如何「道成肉身並復活升天」的詩歌,怎麼會跟「在世上過敬虔的生活」有關係?或許這個答案可以先從舊約以賽亞書談起:(以賽亞書11:1-5)當先知以賽亞預言彌賽亞來到世上時,祂會被神的七靈充滿。什麼是神的七靈?在聖經當中七是完整數字。因此神之七靈就是指全能的神之聖靈!由此可知,以賽亞先知在此所說神降在人子身上之聖靈完整特性(與人同住,智慧,聰明,謀略,能力,知識,及敬畏神),會應驗在將要來的彌賽亞耶穌身上。換言之,被神聖靈充滿的彌賽亞,其中有個特質就是「敬畏神」。「敬畏神」也就是所謂的敬虔。並且以賽亞書這段經文,除了預言彌賽亞耶穌將是大衛子孫,更說明了祂來到世上的目的,就是為審判世界,建立由一群同樣「敬畏神」的人所組成之彌賽亞國度!

敬虔就從認識道成肉身的救恩開始!

(提摩太前書3:14-16)故此,保羅才會在談到敬虔的奧秘時,說明這是與基督道成肉身有直接關係。因為真正的敬虔,是從應許要與人同住的聖靈而來。而與人同住的聖靈,是應許給那認識耶穌是神道成肉身的人,也就是進入神國度的選民。我們今日來到的教會,就是透過祂所流寶血建立之屬神國度(參:希伯來書12:18-29)! 所以,我們才會說敬虔是從認識道成肉身的救恩開始。其實從敬虔的字源義觀之亦是如此!因為敬虔希臘字的定義,就是指我們對某個人事物深深地崇敬!又因為所崇敬的對象而產生自覺的義務,並熱誠地將這些義務行為實踐在生活中!由此可知,一個人是否過「敬虔」的生活,就從這個人是否認識自己信仰對象的身份可以得知。(約翰福音1:19-28)誠如施洗約翰的見證:如果我們相信耶穌基督是道成肉身的神!而祂來到世上,就是為了建立屬神國度並找回失喪迷羊,我們就自然會因感激神實行救恩,進而產生來到教會時對神感到尊敬與虔誠的態度。

而此種因認識耶穌乃是神道成肉身的敬虔,要如何應用在我們生活之中呢?(提多書2:11-15)(歌羅西書3:22-25)當我們體會到耶穌是獨一真神道成肉身並信而受洗歸入教會後,就不會再次過著「雙重人格」的生活。換言之,我們不會來到教會就一副聖潔基督徒模樣,卻在日常生活時跟許多不信者一樣過著沒有道德規範的生活。因為真正的敬虔,乃是因為感念救恩而發自內心的敬畏神。因為敬虔的人都知道這藉著洗禮所領受的寶血救恩實屬不易,故此不管是當他們面對教會的同靈或屬世的不信者而表現出的價值觀,態度,甚至行為,都應該是一致的。這才是真正的敬虔!

我們不要忘記,假冒偽善原文的意思就是演員戴著面具演戲。曾有人問一位很知名的福音派牧師一個問題:「你覺得有沒有可能做『半個基督徒』或『兼職基督徒』呢?」因為此人認為自己確實相信耶穌,卻在私下時間持續跟朋友出去喝酒狂歡。換句話說,他來到教會與日常生活並沒有一致性(consistency)。這位牧師在聽到這樣的提問後,直接告訴此人:「你不可能做一個兼職基督徒」。牧師的理由如下:如果某人真的進入神的家,那人就是神家的一員,即使因為某些外界的引誘而開始疏遠,他依然是神家中一分子。因此,這位牧師建議此人若要確保自己是神家裡的一員,就要先記得耶穌是付出了多大的代價,才得以讓他得救成為基督徒!回頭觀之,這不就是跟保羅在提多書二章的教訓相似嗎?因此,認識耶穌就是神道成肉身為敬虔的開端。其意就是要我們不論自己的身份工作或處境如何,總是要因感念救恩而過著滿有基督形象的生活樣式。

敬虔就是以生活宣揚基督為王的訊息!

(提摩太前書3:16)除了認識神道成肉身的救恩是敬虔的開始,保羅在3章16節所引的讚美詩更說:「大哉,敬虔的奧祕!就是在肉身裡成為可看見的、在靈裡稱義、藉著使者被看見、在列國中被宣揚、在世界裡被相信、在榮耀裡被提昇的那位 (直譯)」。可見保羅要我們除了認識敬虔的對象就是道成肉身的耶穌之外,他更要我們以生活傳揚耶穌基督成就十架救恩的救贖過程。

(表格取自俗世洪流中的堅信)

屬世 Physical屬靈 Spiritual
啟示 Revelation祂以肉身彰顯 (第一句) He was revealed in the flesh藉聖靈得顯為義 (第二句) He was vindicated in the Spirit
傳頌 Proclamation祂被傳於列國 (第四句) He was proclaimed among the nations向眾天使顯現 (第三句) He was seen by angels
接納 Reception祂為世人所信服 (第五句) He was believed on in the world被接到榮耀裡 (第六句) He was taken up in glory

曾經有聖經學者指出,保羅引用這首當時基督徒所唱的詩歌,很可能參考當時羅馬皇帝登上王位時的儀式所寫成稱頌的歌詞形式,進而改寫為今天我們所見的「基督登基頌」。因為當時羅馬帝國每逢皇帝登基(coronation),他作為王的身份會先在登基儀式時被顯明啟示(revelation)。再來,在登基儀式時還會傳揚他的戰功(proclamation),最後則是由象徵羅馬帝國的元老院表示等候與接納(reception)。如此一來,吾人或許會問:為何敬虔奧秘之歌要用這種君王登基的詩歌形式寫成?很有可能就是因為在保羅心中,真正敬虔之奧秘,就是與獨一的真神如何道成肉身來成全救恩,最後成為萬王之王的救恩計畫有極大的關係!因爲奧秘這字在原文中常被理解為「任何隱蔽或祕密的事」,正是指某件事在尚未向人顯露以前,並無法為人所知的特性。(羅馬書16:25-26)因此,奧秘這字在聖經中被翻譯時,常常會被加上類似 「先前不知道」的補充說明。可見, 「奧祕」是只有被選召的人方能理解,並看出其本體實為「基督為王之福音」!由此可知,因看出敬虔奧秘並接受福音之人,就是神所救贖之人。而這群人所傳揚的福音訊息,就是彌賽亞耶穌除了是神道成肉身之外,祂更是那將要來到世上作王的大衛子孫(參:約翰福音18:37)! 而這個耶穌將為王並執掌王權的國度,首先應驗於當時使徒教會,現在則是應驗在有聖靈與真理同在的教會。(羅馬書10:14-17)而耶穌基督將要為王的訊息,也就是所有敬虔的弟兄姊妹會樂意傳揚的全備福音!

我曾經聽過一個見證:本會有位弟兄,之前是屬於其他教派的基督徒。自從他出國開始慕道後,因為一直聽到先前教會的朋友們說:教會都一樣,不分教派、教義,都是信主耶穌。因此去會堂只要近就好,何必跑那麼遠?所以他感覺內心開始起爭戰,於是決定向神禱告,求神帶領他們到真正屬神的教會。結果主耶穌真的垂聽他的禱告。當他們夫婦倆與原先教會的牧師夫婦一起悟性禱告時,他們看見了一位身穿潔白發亮衣服的人出現在會堂的講台上。突然這位姊妹見證說靈裡有股力量催促她,讓她放膽說:「我看見主耶穌,主耶穌要我告訴大家,這講台是祂的,你們要傳講主耶穌的話與祂的道」。由此可見,體會到耶穌就是神道成肉身,成全十字架救恩,就是使我們來到教會時能夠敬虔的開始。但是我們更不要忘記,宣揚耶穌彌賽亞將要來作王,更要看我們是否真正活出敬虔的生活?倘若我們只有嘴唇敬畏神,卻沒有按著正意講解神的道與宣揚神的福音,也沒有活出基督是主的生活樣式,這樣豈能有效傳揚救主十架福音給周遭的友人?

敬虔就是操練自己並等候王的再臨!

(提摩太前書3:16)最後在提摩太前書3章16節的讚美詩中,我們看到「敬虔的奧祕」除了要認識基督就是神道成肉身,並且要用自己生活言行去傳揚基督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夠操練自己敬虔,等候並接納救主基督的再臨。這是甚麼意思?因為「被世人信服」的信服,不單指向信徒的「當時相信」,更是要他們能「持守所信」。(提摩太後書1:12)我們不要忘記,保羅在寫提摩太後書實正等候他人生的終點。此時,保羅所信的難道只是「信耶穌是神」如此而已?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保羅說他沒有因為自己受的患難而感到羞愧,就是指他知道他所信的耶穌將以萬王之王的姿態從天駕雲降臨 ! 屆時保羅深信他將與所有的基督徒能夠在彼時得到身體全然的復活,領受永遠的榮耀冠冕。(提摩太後書2:8-10)這就是保羅為何能因著「持續信服基督是他的救主」,以至於他更能夠即便「在患難中依然忍耐到底」之秘訣。(提摩太後書4:6-8)由此可知,保羅深知只有當他持續忍耐到底,最終才能像耶穌基督升天一樣,在最後的審判來臨時,被耶穌基督接到榮耀之中。

(提摩太前書4:7-8)故此,保羅認為:「為了敬虔操練自己」(直譯),就是將「敬虔」過生活當成為操練自己靈命的主要動機。對保羅而言,敬虔起因於認識耶穌就是獨一真神道成肉身,真正認識自己信仰的對象。此外,敬虔更是一種活出基督為王,展現基督在我們生命之中做王的基督徒生活。最終,敬虔就是要持守信仰到底,在患難中依然能夠忍耐等候這萬王之王最終將完全掌權的時刻來到。我們不能忘記,「為了敬虔操練自己」的最終目標是要得到從主來的獎賞,而不是拿操練自己靈性的過程誇口。由此可見,若有人常常操練敬虔的事,但最終卻是與得救無分,那麼一切的道德行為與信仰的生活便失去真正價值。

就像我曾聽過的一個見證:有位弟兄,他信主前曾經賺很多錢,非常的成功。也因此過著紙醉金迷,醉酒荒唐的生活。甚至迷上賭博,又在異性關係上非常不檢點,因此造成他太太很大的痛苦。之後當神揀選他太太,這個弟兄因為看見太太很大的轉變,故此對教會產生好奇。曾經有一次,這個尚未受洗的慕道者在禱告時,看見穿著光明潔白細麻衣的高大天使出現在他面前,重重一巴掌打向他的頭,然後聽到一個威嚴的聲音要他去教會慕道,然後就開始禱告說靈言。之後又因為一連串的異象與神蹟,讓他像變了個人似,除了接受本會大水洗禮外,更發熱心到處見證,也因此讓很多人非常感動,受洗歸入教會。

但故事並沒有就此結束:許久之後,有位旅居歐美的傳道被這位弟兄的見證給感動。於是等到他回台灣時,忙問台灣當地的傳道人能否認識一下這位弟兄。結果,這位台灣當地教會的傳道搖搖頭,將之後所發生的事娓娓道來 : 原來這位曾大發熱心的弟兄,因為到處做見證,到處幫忙宣道的聖工,也因此面對了很多異性的誘惑與金錢的試探。雖然他曾經經歷了許多的神蹟奇事,但是因為道理根基沒有真正扎根在他的內心,平常又沒有透過讀經禱告,操練自己的敬虔以培養建立自己與神的關係,因此已經跌倒。而教會注意到原來他已經失去了原本對神敬虔的心,怕他繼續影響教會,因此不得不在警告卻仍不知悔改後將他除名!讓人感到非常惋惜。

結論:敬虔的奧秘

在此做個結論:如果我們從小在教會長大,或是已經信耶穌有一陣子,相信大家常聽到講台上說:「來到教會要敬虔,不可大聲喧嘩」,或是:「上宗教教育課要敬虔,要守規矩」…等。因此,相信大家一聽到敬虔這個字,就是很自然地會將之與「守秩序」或「守規矩」畫等號。亦或聯想到整天讀經禱告的「類修道」的生活。但是,從今天查考提摩太前書3章14-16節,我們可以知道真正的敬虔,是從認識信仰的對象開始。如果我們今天認識的耶穌只是個財神爺,在我缺錢時候才要向他禱告,這樣,我們是不可能開始有敬虔的生活。相反的,如果我們能夠知道耶穌就是創造宇宙萬物的神道成肉身,目的就是要救我們脫離罪惡的生活,我們自然就能用敬虔的態度開始過生活。但是這還不夠,因為我們從提摩太前書3章16節看到敬虔的奧秘,更包括了要過著尊基督為王的生活,以此把全備的福音傳揚出去。最後,就像當初基督復活升天一樣,如果我們能夠一直持守並操練對神敬虔的態度,即便面對環境的困難與艱苦時也不怨天尤人,我們最終必能真正復活,得到像耶穌一樣榮耀的身體,在審判中能夠被稱為義,進入永生。

一切榮耀歸於主!

參考資料:

1. 鮑維均,俗世洪流中的堅信:從教牧書信看顛覆現實的基督信仰,聖經導讀叢書

2. Ariellenina,為了敬虔操練自己:從提摩太前書看敬虔,聖靈月刊

3. 魏志慷,敬虔上的操練,聖靈月刊

4. 吳明真,談敬虔與得利,聖靈月刊

圖為十七世紀巴洛克畫家林布蘭·哈爾曼松·范萊因 所畫的使徒保羅

來到教會,就當預備迎見你的神!

序:這篇算是回應網友Monica Augustine Chen的〈傳道者總愛泡茶混日子?淺談教會的泡茶文化〉[1]

當神要展現祂的同在,在舊約,就會有雷轟閃電密雲(出19-20章)大有角聲,威嚴可畏地降臨。並且,神會如此展現他的威嚴可畏,目的就是要屬神的人,都能「當預備迎見你的神」(摩4:12)。

可見神要求人來到祂面前者必須先「自潔」(出19:10-15)!

同樣在新約亦然!正因我們事奉的神是與舊約相同的永生神(來10:31),故此,希伯來書作者說這是來到永生神城邑(教會)的人必須要有的認知(來12:22)。不然,不先自潔,造成只有肉身來到教會,心靈卻因世俗的憂愁或憤恨不平而沒有見到神,這樣豈不可惜?

因此,我個人基本上認為,真正來教會尋求神的,真正認識神的人,他們都會像兩次遇見神的列祖雅各——自潔內心以遇見神。雅各,就是因為曾經與神相遇過兩次(一次是夢見天梯,一次是在雅博渡口),並且又在神的保守中有驚無險的成家立業,所以他非常的有體驗。但雅各沒有因此褻慢神,褻慢神的家(伯特利)。相反的,當雅各識主越深,他越是敬畏神,甚至還會再被神提醒要還願時,更主動帶領自己的家人「自潔」,準備回去夢見天梯處的伯特利築壇敬拜(創35:2)。

換言之,沒有自潔,就無法預備迎見你的神!

故此,看回今天的討論議題:當我們在神的家中,看到有些傳道人在泡茶聊天,他們是在混日子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首先應該要觀察的是:這是在不適當的時間嗎?如果是在大家聚會時候泡茶,這當然值得非議,因為時間不恰當,也表現出沒有在神的家朝見神之前先「自潔」預備內心。

但如果是在聚會完之後的泡茶喝咖啡呢?這時,我們就應該要省思自己,是否真的知道他們的動機?也許傳道是要營造一個敞開心胸的聊天環境 —- 如畀予所說的實體版的clubhouse?他們泡茶的目的與用意,是不是打算要從閒聊開始,進行輔導,或開始婚介的起手式?亞伯拉罕的老僕人有沒有先問利百加給水喝,然後進一步觀察「耶和華有無給他通順平坦的道路」?

由此可知,倘若我們是在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就妄下定論,我們又憑甚麼去責備路加福音的法利賽人西門,他心中嘀咕有罪的女人在洗耶穌的腳?(路7:36-43)?特別是當我們說教會是永生神的家,而屬神的忠僕必須要各自在主面前交賬(太25:14-30),我們又是誰,竟能論斷主的僕人(羅14:4)?

我們不要忘記,保羅曾經如此告誡提摩太:教會,是永生神的家,有真理的柱石與根基。但這不表示神不願意有罪的人來親近祂,也不是說神揀選的工人就比其他信徒更高人一等。今天,只要我們願意自潔,敞開內心,我們自然會發現我們已經有這clubhouse邀請卡,融入這個「家」,融入這個「教會」!甚至就像就像舊約時代,當所有人都自潔,預備迎見這位神,神還允准摩西,亞倫,拿答,亞比戶,並以色列長老中的七十人,都能上山,看見以色列的神,而他們又吃又喝,享受在主內的團契(出24:8-11)。

或說:這不是只有以色列中特定的人才有的特權嗎?面對這樣的質疑,我只會說,這誤會可大了!因為來到新約,我們可以從馬大與馬利亞的故事看到神的原意不是如此!因為一般人都以為,馬大馬利亞故事在於哪個較得寵,甚至會為馬大叫屈。但這故事的記載,其重點本來不在於「誰服侍誰」,或「耶穌要陪伴誰」等議題。這個故事的記載關鍵,應該是在「馬利亞坐在耶穌的腳前,呼應回申命記33:2-3以色列每個人都要坐在神腳前,尊主(彌賽亞)為王」這點!

因此,從這角度來思考,我們就可以清楚為何耶穌會說馬利亞是選擇上等的福分:因為她對於彌賽亞來到的新世代, 抱持的是一種渴望想要親近主的態度。馬大在教會的服侍,不是不好,而反倒可能是因為其優先次序沒有把握住關鍵,而導致耶穌用可惜的角度來表達祂的心疼。

這樣看來,我們是真的來到神的家!只要我們願意自潔,我們可以遇見神!只要我們願意敞開心胸,我們也可以與其他人喝茶,團契,分享生活中的恩典,彼此鼓勵,有在地如天的感覺,因為耶穌在我們之中!

總言之,在我們的心中,只要眼睛得開,除去苦毒或憂慮,就能看到「教會」,不是充滿政治算計的House of Cards (紙牌屋),也不會只是看到侷限在如同clubhouse社群媒體的實體版的功能面。相反的,我們會更進一步,看到我們是真正來到神的面前,親自體驗神的同在,而且能真正由衷的說:主啊,我們在這裡真好!

[1] Monica Augustine Chen的〈傳道者總愛泡茶混日子?淺談教會的泡茶文化〉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363855513977664&set=a.191972391165988

但以理書第二章:異夢,君王,及先知 (下)

回顧 : 賞賜智慧的主權在於神

當神的子民得到神特別的恩典,他們會唱詩稱頌神,如歷代志上16章8至9節:「你們要稱謝耶和華,求告他的名,在萬民中傳揚他的作為!要向他唱詩,歌頌,談論他一切奇妙的作為!」。故此,但以理書第二章就紀錄一首因神特別恩典而稱頌神智慧及大能的詩歌。奇妙的是,除了稱頌以色列真神的偉大,這首詩歌更是整個但以理書第二章敘事的轉折關鍵。觀其內容,這首詩歌除了連結了第二章前半段所發生的哲士(迦勒底人)失敗的情節與後半段哲士(但以理)成功的敘事,更把神與人的能力與智慧做出顯著的對比。

此外,既然這首詩是在但以理明白王夢之後所發出的讚嘆,讀者更能從這首詩略窺先知釋夢時依循的詮釋角度。(但以理書2:18-23)由此觀之,這是個關於神改變時候與日期,廢王和立王的夢。因此讀者若要理解但以理書第二章後半段紀錄關於巴比倫王的異夢,就需要透過整個人類歷史的縮影做為進入這個夢的起點。因此,接下來就讓我們以聖經歷史與文本互涉的角度,繼續查考但以理書第二章尼布甲尼撒王的異夢,及但以理對這異夢的解釋。

但以理解夢的天時,地利,與人和

(但以理書2:24-30)當但以理從神領受關於王夢的奧秘,他請求護衛長亞略把他引到王面前,好回應巴比倫王解夢的命令。亞略也急忙地把但以理領到王面前,強調他發現一位似乎能解王夢的猶太少年[4]。至此,除了看到亞略把功勞歸給自己的嘴臉外,我們還可以發現巴比倫王好像不認識但以理?這段描述是否與但以理書2:15-16紀錄有所矛盾?其實只要把但以理書2:15至16節的描述理解為亞略把但以理的請求帶到王面前,這兩段經文敘述就不會互相矛盾。(但以理書2:26-28)當但以理來到王面前,他強調這是神將「日後必有」的事透過這異夢顯明給當時一統天下的尼布甲尼撒王。「日後必有」就是希伯來先知所說:「這後來的日子」(參:以賽亞書2:2; 耶利米書23:20)[3][4]。由此可見,這夢其實是從神來的訊息,是關乎未來神對其選民的計畫,及對這世界最終的安排。

至此,讀者當能體會到作者如此記述,實為要強調這一切都是出於全能者之安排[5][6]。當我們說「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到益處」,這包括生活中看得見與看不見的部分。我們生活環境的周圍,應有很多像亞略如此不顧一切往上爬,搶在眾人面前向老闆或上司邀功的人。但是,對有信仰的人而言,這一切事的發生都不出神的計劃!倘若如箴言21:1所言,連君王的心神尚且能影響,那更遑論我們的上司,老師,甚至是配偶與父母,其心思意念難道不更在神的掌握之中嗎?因此,不管是延遲推薦約瑟的酒政,或因邀功才引介但以理的亞略,雖然兩者可能都認為這兩位希伯來少年是因自己推薦方能到王面前解夢(創世紀41:9-13; 15-16),聖經卻暗示讀者乃是出於神的旨意才會如此!並且神這樣安排,更是因為這兩個希伯來少年先與神建立起美好的關係(創世紀39:21-23; 但以理書1:17)。可見,我們基督徒要先把自己與神的關係建立好,才能在機會來到時靠著神解決危機,甚至最終使神的名得到榮耀。

君王的異夢:敘述

(但以理書2:31-35)當但以理來到王面前,首先他點出巴比倫王在夢中所看見的內容:一個巨大的人像!這人像因著金屬的緣故發出光輝,並且擁有極其巨大的尺寸,直直地站立在尼布甲尼撒的夢境之中。當時,看到這樣情況的巴比倫王感到萬分震驚!根據32-33節,這個王在夢中所看見的人像,被描述是由各種不同的金屬所組成。而夢的結束,則是再次透過巴比倫王的視角,看到有塊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砸向人像的腳。驚奇的是,所有組成的金屬材料都在同一時間被打得粉碎,變成夏天的糠裨。最後,這塊非人手鑿出的石頭,則變成一座大山並充滿天下!

因此,這夢基本上是以人像與石頭為夢的主體。細心的讀者或許會注意到兩個主要對比:建造人像的材料之對比,以及人像與石頭的對比。根據考古資料,在古代用不同金屬材料來塑造人像,用以象徵執政者的權柄,是當時常見的文化習俗[3][4]。但巴比倫王看到的人像尺寸卻巨大非常,超越當時所建造的人像[3][4]。並且與這個人像對比的,是象徵神國度的石頭。由此可知,這個巨大的人像應該不只包含當時新巴比倫帝國,應該更象徵著整個人類歷史上出現過所有的國度— —因為這人像看起來是如此的巨大!試想,當一個人面對整個人類的歷史,即便是當時權力滔天的巴比倫王,也只能感到自己的渺小吧? 而這象徵全人類幾千年的歷史,在王的夢中正因不同的發展階段而發出各種金屬的光芒。但仔細查看這人像,構造卻顯得非常脆弱,因為從頭到腳的金屬是頭重腳輕的安排。可見人類的歷史,雖是巨大得讓人震驚,但沒有建立在穩固的根基之上!甚至脆弱到只要一塊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擊打,馬上就可能被徹底粉碎!

君王的異夢:解釋

兩個異夢的兩種進入

正因為這夢是如此詭異難以理解,在但以理完成敘述之後,他就開始講解夢的含義。但以理的講解其實可以分成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直接按照字面,並且對照創世記的文字紀錄,把整個人像當成人類從起初到末後的歷史整體作解讀[3][4]。另一個進入夢的詮釋之層面,則是要對照但以理書第七章但以理異夢所看見的四獸,並比對聖經之外的歷史事件,從巴比倫帝國之後直到神國被建立的預言角度理解之[2]-[6]。本文將只從第一個層面,也就是單純按第二章的字面敘述,透過但以理書之前聖經記載人類歷史縮影創世記,來探討這段對異夢解釋的經文。至於第二個層面的進入,作者將留待但以理書第七章時一並討論:

金頭的尊榮:亞當

倘若用第一種進路來討論本章的異夢,我們就不得不把但以理書與創世紀的歷史並列比較。(但以理書2:36-43)但以理在他的講解當中,首先說明金頭是尼布甲尼撒王。接著但以理的描述,隱約地重複並呼應創世紀一章到二章的敘述(參:創世記2:10-15; 創世紀1:26-28):當神創造亞當,在神眼中這「人」有非常尊貴的身份。「人」就像當時神創造時的黃金一樣,大有王者尊榮!因為這「人」— —亞當— —乃是被神命令要管理天下萬物的「神之子」[3]。這是「人」當初被造時的情況,與但以理形容尼布甲尼撒的情況彼此呼應(參:但以理書2:37-38),因為當時尼布甲尼撒能夠統一古代近東的所有國家,最主要的因素也是因為神將這一切的權柄交在他的手中(但以理書1:2)

故此,不論是現在權力最大的美國,中國,或是聯合國,一切管理的權柄無不都出於神!之前我們曾談過但以理書中的三重世界觀(參:但以理書1:1-2)[6]。這三重的世界觀,最大最外圍的國際情勢,就是在神的掌握之下。而現在金頭所代表的尼布甲尼撒,在當時能夠得到掌管天下的極大權柄,正代表著沒有權柄不是出自神— —就如當時神創造亞當並且賦予他管理萬物的權柄一樣。因此,即便我們不是擔任位高權重的美國總統,或英國首相,神其實也是給了我們家庭要我們用心經營,或是我們的身體要悉心照料。這種責任的託付,正是出於掌管萬有的神之主權。故此在這世上,沒有任何人可以輕看神所托付我們的一切責任— —哪怕我們貧窮到只擁有自己的生命。甚至,根據希伯來書3:1-6,提摩太後書3:1-5兩段經文,在屬神的人之中神也設立了長執照料牧養。既然這一切權柄都出於神,又是神把這責任託付我們,我們又豈能不好好照料神所要我們看顧的對象?

逐漸敗壞的歷史

可惜在金頭之後,這人像其他部位的金屬是越來越沒有價值(參: 但以理書2:39-43)。雖然銀 算是貴重金屬,但其價值比不上金。(創世紀13:2; 17:12-13)在古代,銀的用途通常是當成交易的貨幣。聖經中早期的人類歷史紀錄亦同:當人失去神兒子的尊貴身分,處境就如從金頭降為銀胸。隨之而來就是世上開始有各種行業,用銀錢交易的生活模式成為人類群居社會的一部分(參: 創世紀4:17-22)[3][4]。因此,緊接銀胸膛後的銅肚腹及鐵大腿也有藉著金屬價值下降的意義來闡明人類歷史發展之趨勢。根據聖經,人類使用銅鐵器有很長的歷史,因為聖經紀錄最早打造銅鐵利器的人就是土八該隱(參: 創世紀4:22-26)。值得注意的是,當聖經紀錄人類開始使用銅鐵器與一切職業的起源後,就以拉麥之歌暗指人類從此需要使用法律建立社會的秩序。可見當人類更加遠離神,就更需要藉著冶金等的科技力量,或是透過法律規範的設立,好維持當時人類的社會秩序。由此觀之人類歷史文明雖然發展出許多驚人的成就— —就像銀銅與鐵的金屬也會發出光芒— —但是在神的眼中仍是頭重腳輕的發展。這正是逐漸失去價值的虛空歷史!

因此,從銀的胸膛到半鐵半泥的歷史發展,我們可以在亞當墮落後直到巴別塔的歷史處境看到相同的趨勢。正如前言,人類歷史上曾發展得非常強大,即使曾經一度因為洪水滅世而中斷,卻因為當時大家都用同樣的語言說話,有同樣目標,故此很快又強大起來(參: 創世紀10:8-12)。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巴別塔的建造,就是一個洪水後人類展現其再次強大野心的企圖(參: 創世紀11:1-9)[3]。但是聖經卻告訴我們,巴別塔的計畫則是洪水後人類再次逐漸遠離神,逐漸驕傲並且自大的表現(參: 創世紀11:1-4)。在神的眼中,這種要取代神的團結不會是真正的合一,更不是神一開始創造人在地上生養眾多的目的。因此,最後這些人彼此分離,表面的原因看起來是神使他們的口音被混亂,而真正的原因則是因為他們故意叛逆神,所以神使他們混亂分離。這樣的情況,不正像是在巴比倫王的異夢中,以半鐵半泥的腳象徵最終人無法彼此和平相處的混亂情況嗎?[3]

被毀的巨像與高升的先知

談到這裡,這個王的異夢是否告訴人類歷史的發展是完全沒有盼望的呢? (但以理書2:44-45)根據但以理的講解,即便人類歷史發展越來越遠離神,屬神的子民最終還是能有回歸的盼望。這僅存的唯一盼望,就是在尼布甲尼撒夢中出現那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詩篇118:22)所謂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原意是指被建築匠人捨棄不用的石頭。不但如此,這被匠人捨棄的石頭先砸毀整個金屬大人像,再被用以建造一個永恆國度,成為奠基的房角石,轉變成一座大山。這是神對整個人類歷史與國度興替的最終計畫。由此看回創世記的歷史,就不難明白為何接下來整個焦點都放在亞伯拉罕與他的子孫。神選擇與亞伯拉罕和他的子孫立約,為要最終打碎世上諸國,建立屬神的永遠國度(參: 創世記12:1-4)。由此可見,早在亞伯拉罕被呼召時,神國度的復興與重建也早已在預備計畫之中。(彼得前書2:4-8)但只有來到新約,當耶穌基督死而復活後,神的國才開始真正由這塊石頭向外發展,準備要到最末後的時候,取代天下的列國,真正充滿天下!

因此,當但以理講解完異夢的含義,但以理書2:46-49描述布甲尼撒王訝異非常,不由自主地向但以理俯伏下拜。這個突如其來的舉動,似乎是把但以理當成神明來敬拜[4]。但是根據47節,這其實是巴比倫王用非猶太人的方式,來表達對於背後啟示但以理的神之最高敬意[4]。由但以理之後的反應,我們也能看出他並沒有被這解決難題的勝利給沖昏頭。因為他並沒有沒有把功勞只攬在自己身上,反而是請求巴比倫王將管理巴比倫省的工作分攤給他的朋友,自己只留在朝中侍立,以避免自己會因為「權力達到高峰後」的「驕傲」與「虛榮心」作祟而從此墮落[5][6]。

結論:基督徒生命中的異夢,君王,與先知

看回今日的處境,神的聖言— —新舊約聖經— —早已集結完成。既然「正典」已經封閉,基督徒就不會有從神領受任何超越《聖經》「新」啟示之異夢的可能性。換言之,但以理書這段異夢的記載,意義不在教導我們今天要如何藉著解釋異夢以預知未來的世局。但這也不是說今日基督徒不會再做異夢或看異象— —只是這些異象與異夢不再具有與《聖經》同等的權威性— —而更可是神出自愛的個人叮嚀與提醒。最後,僅以箴言18:12作為我們查考但以理書第二章的總結:敗壞之先,人心驕傲;尊榮以前,必有謙卑。整個但以理書第二章最重要精神,就是要謙卑認識這位掌管宇宙的君王。因此,在人類數千年文明智慧發展中,即便如同這大人像一樣發出耀眼的金屬光芒,但只要遠離神,一切就毫無價值可言!幸好,我們不用像尼布甲尼撒一樣依靠謀士!因為今天的基督徒,只要願意認耶穌為掌管我們生命的君王,順服聖靈在我們的生活中如先知一樣的諄諄善誘,我們還是可以有指望!因為神將要透過早先對亞伯拉罕的應許,賜恩給謙卑跟隨主的人,讓他們能夠從將要被毀壞的列國當中,進到神永恆的國度!

(全文完)

參考資料

  1. 魏連嶽,夢的本質之基督教觀點,基督教信仰與生命(網頁) christ.org.tw/mainpage.htm
  2. 楊約翰,但以理書,棕樹出版社,1994
  3. 黃儀章,但以理書文學註釋 — — 活出盼望,天道書樓,2002
  4. 鄺炳釗,天道註釋:但以理書,天道書樓,1996
  5. 昀寧,靈修小品:但以理書第二章—–但以理第一次為王解夢(下),聖靈月刊,1999
  6. 柯恆雄,The King’s Dream and The Prophet’s Vision Part 1(證道),201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EsgYZ-U8zI&list=PL15A065E0C139EF2B&index=2
  7. 華爾頓(John H. Walton) / 麥修斯(Victor H. Matthews) / 夏瓦拉斯(Mark W. Chavalas),舊約約聖經背景註釋,校園書房出版社,2006

附圖為Paul Gustave Louis Christophe Doré (A.D. 1832-1883) 古斯塔夫.多雷所製作的插畫:《聖經故事》但以理。圖中但以理看似在面對異鄉文化衝擊下,依然專心省思要如把自己的信仰適當的將之表達。

畫家簡介:https://en.wikipedia.org/wiki/Gustave_Dor%C3%A9

圖片來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104094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