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理書第一章:但以理的三重世界

前言

遠在距今兩千六百年前,有四個猶太少年被敵人擄到異邦,卻因為他們外在條件優秀而被挑選進入王宮。當時這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機會,因為能夠待在王的身邊伺候,就表示有很大的機會能被王重用出人頭地,得到極大的權柄與利益[1]-[3]。但是,這幾個猶太少年選擇的,卻是與眾不同的道路。看起來他們是接受了國破家亡的現實,因此被動地被選進王宮。可是他們似乎也沒因此忘記自己的身分。即便處在身不由己的環境,這些猶太少年依然展現出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志氣,並沒有與眼前可以得到利益的外來政權同流合污。

因此,他們所敬拜的以色列真神能在這些敵國君王面前得到極大榮耀。而這些被擄的猶太人也因為對神至死的忠心,連天使都以「大蒙眷愛的人」來稱呼他們(參:但以理書9:21-23)[8]。就連被隱藏在萬古之前的奧秘,都因著神依然疼愛這位當時即便已入遲暮之年的猶太人緣故,特地差派天使向他顯明。談到這裡,相信大家都知道這是出自於聖經但以理書中對但以理和他同伴們的敘述,因為但以理對神的忠心,早就被世人傳頌千古,譽為楷模[2][3]!

只是,為何但以理與他的朋友即便年輕時就被擄到外邦,卻還是能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發光發熱?到底是什麼秘訣,能讓他們從年輕到年老時,都一直得到神的喜愛,甚至被神啟示明白許多艱深的奧秘?他們當時的環境,與我們今天又有什麼類似的地方,能夠讓同是神子民的基督徒能從他們身上學習?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就記載在舊約聖經的但以理書第一章當中。因此,希望藉著但以理書第一章的分享,我們屬神的子民能夠學習但以理,即使體認到自己是生活在不敬畏神的世俗潮流當中,卻還是能不被這個世界給影響,甚至還為我們所拜以色列真神發光發熱[2][3]。

但以理書的進入:三重的世界觀

要學習但以理過著得勝有餘的生活,或是想要明白但以理書的訊息,首先我就必須要探討但以理書的世界觀(worldview)[1][6][7]。什麼是世界觀?世界觀也叫宇宙觀,是一個人對整個世界的根本看法[7]。本文持傳統保守派的觀點,相信但以理書的作者是但以理先知,為主前六百年時代的作品[1][5]。基於這信念,我們相信整本但以理書,就是透過但以理的世界觀所寫成的。因此,要了解但以理的思考模式,處事生活方法,甚至是但以理所見到的異象紀錄,就必須要先探討但以理的世界觀[6]。而綜觀整個但以理書,我們可以看到在選民身份的但以理的眼中,總共有三重的世界。換言之,但以理的世界觀,就是三重的世界觀[6][7]:

第一重世界:神掌握歷史經綸的絕對旨意

首先,從但以理書1:1-2的背景紀錄,但以理呈現了其世界觀的第一重:當時整個國際世界的局勢。一般相信,猶太人的歷史紀錄南國猶大曾經歷過三次被擄,而但以理書第一章所記載「約雅敬第三年」發生的被擄,是三次中的第一次[1]-[4]。這事發生在主前605年。為何猶大國會被擄?主要是因為約雅敬是不守摩西律法的惡王。根據列王記下23:33-35,約雅敬是透過埃及法老尼哥的幫助而登上王位。因此,在約雅敬面對法老無理的要求,不但沒有盡國王保護子民的責任,反向百姓掠奪金銀交給法老。約雅敬如此順從,可能為要報答法老把其兄約哈斯監禁,改立他為王的「恩情」。此外,約雅敬離棄神約,事奉偶像。甚至在國民已經民不聊生的情況下,還想為自己蓋廣大的樓房,欺壓困苦的百姓(參:耶利米書22:13-19)。上行下效,因此耶利米書7:16-20顯示除了國王離棄真神,當時的百姓也是如此:崇拜偶像,任意行惡,弱肉強食。由上到下,整個猶大國呈現國之將亡的徵兆[1]-[4][8]。

因此,主前605年神終於出手管教祂的百姓!「主將猶大王…交付他手」表明這災難是出於神的旨意[2]-[4]。為了刑罰全國上下對神的悖逆,神甚至允許猶大王公貴族,連同聖殿的部分器皿,都一起被擄到巴比倫。這使得當時還年少的但以理,與其他無辜的猶大少年貴族,全都被迫流落異鄉。此舉卻更間接告知聖經讀者:在人的生命當中,有一個層面的世界,是我們無法理解與掌控,卻操控在以色列真神手中[6]。但是,即便這層面的世界由不得我們,我們卻還是可以有盼望的!當時但以理就是作如是觀(參:但以理書9:1-2)。神當然是掌管萬有,造成這一切的主宰,但祂同時也是富有憐憫的神。既然祂有絕對的主權,可以興起「不敬畏以色列神」的巴比倫來「懲罰」猶大國,也可以在七十年後興起另個「迷信諸神」的波斯國,來「釋放」已經流離失所的猶太人,讓他們能夠重建聖殿,顯出其再次被「神看顧」的跡象(參:耶利米書27:5-6)。所以,在但以理書1:21提到的賽魯士王(註:和合本翻譯「古列」)不只是但以理曾侍奉過的另一位國王,根據歷史,他就是那要完成神選民回歸耶路撒冷並重建聖殿的預言的波斯王。甚至在比但以理前約兩百年歷史的以賽亞書45:1; 13預言,波斯王賽魯士也是神所興起的僕人[6]。

由此可見,不論是賽魯士或尼布甲尼撒,他們都只是神的工具[6]。他們被興起,就是為讓神的旨意能達成,讓這個層面的世界局勢發展,走向神所設定的方向。就算這個層面的局勢與安排,都是我們無法決定,我們卻能透過主內一體,彼此認罪互相紀念的禱告(參:雅各書5:13-18),思想神話語與應許的禱告(參:但以理書9:1-2),在這動盪不安的社會世局當中找到心靈可安歇之處。就像今天,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可能無法一起聚會,或有些同靈遭遇病毒的影響而失業或生病,這是我們無法理解。但若能像當時但以理一樣,被動的順服並接受,為這些遭遇禍患的同靈代禱並尋求神的保守,同時盡可能地幫補他們,相信不論什麼事,神都會讓我們看到祂的手正在背後推動,並且祂一直在看顧著屬於祂的選民(參:耶利米書29:10-14)。

第二重世界:選民周圍的環境

在第一重世界當中,我們看到神允許巴比倫入侵並擄掠猶大國。當尼布甲尼撒王擄獲了一批猶太貴族菁英後,他計劃選擇有潛力的少年,準備培養人才(參:但以理書1:3-7)。聖經特別記載被選來培訓的,都是猶大的宗室及貴冑,希伯來文為「國家的種子及貴族」的上流社會中的精英[2][3]。除了出身必須是猶大貴族家庭之外,這些被挑選的人其外在的條件也必須要優於常人:年少約十四、五歲,也必須要「沒有殘疾」。為什麼要沒有殘疾?因為這群人在結束訓練後,必須像「祭司」一樣將王當作「神」服事。在當時深信君權神授的巴比倫帝國,人們普遍認為君王必有神聖的授與或臨在,故對要接受培訓的少年有此要求。最後,這些少年人還必須要有美好的外表。因為當時認為「美好的外表」就等於「聰明的頭腦」,有聰明的頭腦才有可能學會巴比倫深奧的文明與知識[2]。總之,只有滿足上述嚴苛條件的猶太貴族子弟,才有被選進王所策劃的巴比倫帝國人才培養計畫的機會,因而學習迦勒底一切的文字,預備成為事奉王的哲士智囊團。而但以理與他的朋友,就因為符合這些條件被選入王宮,成為當時尼布甲尼撒王預備培養的菁英少年。

乍聽之下,這對被擄的猶太少年是個翻身的好機會。但這也顯明除了剛才所說的第一重世界,但以理書還有第二重的世界觀:圍繞在但以理與猶太少年朋友身邊的環境[6]。在第一層的大環境(世局)發生的事,會觸發在他們生活周圍環境的改變。而第二層周圍環境的改變,則是會直接影響到但以理與他同屬猶太族群的朋友的生命(參:但以理書1:5-7)。看回但以理的例子:正因為他們被選入巴比倫的人才培養的計畫,所以遭遇兩個可能會影響他們生命的環境改變。首先是飲食的問題:我們看到巴比倫王希望能夠得到這些外邦少年人的心,所以把自己的飲食賞賜給他們。很多學者指出,這些食物可能拜過巴比倫的主神彼勒米羅達(Bel-Merodach)[1]-[4],因此這些王所賞賜的雖然是美食,但是對猶太人是一種禁戒。此外,在當時主人把自己筵席賞賜給僕人,另一層意義是表示主人希望與僕人立約,表明他能願意永遠效忠這個主人[2]。因此,猶太人根據摩西律法,堅信神的選民只能吃潔淨的食物,也只能夠服事以色列的神為主。

第二個但以理所遇到的問題,是被迫改名:但以理書1:7顯示,太監長把「但以理」(原意是「神的審判」),改名為伯提沙撒(意義:「願彼勒保護他(國王)」); 哈拿尼雅原意是「願YHWH施恩」,改名後的沙得拉(意義:「在阿古(月神)的統帥之下」); 米沙利原意是「誰像YHWH真神?」,改名後的米煞是「誰像阿古?」; 亞撒利雅原意是「YHWH幫助我」,改名後的亞伯尼歌,則是「尼歌的僕人」(註:尼歌為巴比倫的學問之神)[1]-[4]。 從這些新的名字來看,巴比倫帝國正企圖要這些猶太少年忘記他們之前所敬拜的神,藉由新的名當中冠上巴比倫諸神的名,讓他們不知不覺接受巴比倫的文化與價值觀。就是要透過這些神話與巴比倫文化故事中的神明傳說淵源、性情、喜好、價值觀……等來潛移默化[2][3]。這不啻與我們的處境相同!圍繞在今天神選民的周圍,其實都充滿了許多的機會或誘惑。這通常是一體的兩面,我們卻無法調適心態,以基督徒健康的心態來面對。比如說,因為疫情的關係,可能讓我們失業,從原本忙碌的工作生活改變而多出許多時間。面對這樣的環境改變,我們會如何做出回應?選擇找出時間與家人好好相處,不妥協信仰原則下再找尋合適的工作,還是飢不擇食地有工作就好,沒有考慮到信仰?如果是但以理遇到這樣的情況,他會怎麼做?

第三重世界:選民的內心世界

從但以理書1:8,我們看到當時面對第二重世界(周圍環境)改變的但以理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內心世界「立定志向」[6]。由此可見,但以理書的第三重世界,就是所謂神選民內心的世界:特別是作者但以理的內心世界。探討但以理書,若能以其選民身份所闡述的世界觀進入,自然能理解本書中所紀錄但以理其行為模式。這不是說,但以理此人有何超越常人之處,只是讀者若能從作者內心世界來閱讀但以理書,透過聖靈的幫助,自然就能從中揣摩造成其行為的價值觀為何。看回但以理的立志,其實正呼應舊約箴言4:23:在史上最有智慧的所羅門王眼中,一個人遇到困難或危險時能否立定志向,才是決定此人能否在患難中被神保守最重要關鍵。但以理就是因為謹守他的內心世界,因此他被稍後興起的以西結先知稱讚是大有智慧的先知(參:以西結書14:20; 28:3)!

除了立定志向,但以理更採取行動(參:但以理書1:9)[1]-[4]。但以理採取的行動,就是找出最能改變整個情況的關鍵。比方說,當我們發現周圍變黑暗,首先要做的,就是走到電燈開關,打開電燈。打開電燈就是一個可以扭轉周圍黑暗的關鍵動作。看回但以理的處境,當時但以理周圍出現重大變化:除了被選入皇宮接受訓練,迎面而來是兩個信仰上的危機。首先,名字要被改成當時巴比倫文化下常見的名字。第二個危機,則是要被強迫接受王的飲食,而這飲食除了可能拜過巴比倫的偶像外,更象徵將要永遠效忠這個國王的立約。這時,但以理選擇先處理馬上會造成玷污的危機:王所賜不潔的食物。換言之,但以理的行為模式,就是先找方法不食用王膳。正因這是關鍵,因此神使但以理能在太監長眼前蒙恩!由此可見但以理的立志與採取正確的行動,讓掌管整個三重世界的神能施恩憐憫,從改變第二重世界的環境開始暗助但以理。

可是,但以理與其三友就此一帆風順嗎?但以理書1:10-16記載雖然他們在太監長眼前蒙恩,太監長還是無法答應他們的要求。這其實是神對其選民的考驗。今天,每個立志要遵行神之道的基督徒一定會面臨考驗。有時,當我們立志做神眼中看為正的事,不代表之後絕不會遭遇挫折或是風波。看回但以理,他選擇持續朝這方向前進,但做出不同的嘗試。雖然不改其志,這時他卻選擇用不同的方法:與朋友一起去向太監長手下的委辦提出十天只吃素菜清水的測試條件。委辦應該是在太監長睜隻眼閉隻眼的情況下,答應他們提出的條件。結果呢?十天後因為他們對神的信靠,讓他們的身體能得到神的暗助而越發豐滿俊美,就此免除這個因王膳所帶來的信仰危機。而且神的旨意不僅如此:但以理書1:17-20指出神更賜給他們聰明知識,也讓但以理能夠明白屬靈的異象與異夢。為何神要如此幫助這些猶太少年?除了因喜悅這些立志保守聖潔的少年之外,接下來的但以理書更顯明,這是因為神預備藉這些少年使外邦君王能認識只有以色列的神才是真正掌權的至高者(參:但以理書4:17)[6]。最後,但以理書1:21更指出因為但以理從內心世界立志開始,因此他克服了第二重世界的困難與危險,甚至能因此在至高者的幫助之下勝過了第一重世界,活到波斯王賽魯士年間,見證了七十年前的被擄與七十年後的重建!

結語

最後,讓我們來看兩段聖經經文作為結尾:約翰福音16:33強調,神的兒女在世上會遭遇苦難危機,但是只要保守在基督裡,就能有平安!當時但以理面對神歷史經綸的旨意,遭遇國破家亡的慘境;相形之下,今天我們遭遇病毒的疫情,雖然是天災,亦可視為神正推動歷史前進的跡象。不論是現在的天災或是當時的人禍,只要有正確的信仰對象,所信的有聖經為根基,因著耶穌的應許,我們就能夠透過聖靈,祈求神的同在與安慰。雖然在周圍生活環境中可能有許多的危險,就好比因為疫情的關係,許多人遇到公司裁員,因此失去工作,甚至有感染而因此住院。這時,若能像但以理與他的朋友一樣,除了彼此幫助,彼此代禱,我們更可以從內心立志做起,冷靜面對這些苦難,知道我們能夠做到的是什麼,也知道什麼是我們要優先去處理。與其坐著埋怨神的不公,不如積極站起來,立志並採取行動。只要我們願意,一切就會如羅馬書8:28所應許,不管是第一重神主權所造成世界的改變,或是第二重選民周圍環境的變化,只因我們有愛神的心,萬事都將會互相效力,無論如何一切都能讓我們得到益處!

參考資料:

  1. 楊約翰,但以理書,棕樹出版社,1994
  2. 昀寧,靈修小品:但以理書第一章—-在異邦綻放信心光芒的少年們(上),聖靈月刊,1999
  3. 昀寧,靈修小品:但以理書第一章—-在異邦綻放信心光芒的少年們(下),聖靈月刊,1999
  4. 李保羅博士,天道註釋:列王記(卷四),天道書樓,2004
  5. 黃呈習,真理專欄:但以理書的歷史性與預言性,聖靈月刊,2010
  6. 柯恆雄,但以理書的三重世界(證道),201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uRiC_zGizY&list=PL15A065E0C139EF2B
  7. 維基百科詞條:世界觀,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8%96%E7%95%8C%E8%A7%82
  8. 陳恆道,延伸神學系列:但以理書,真耶穌教會

圖為善於描繪動物的英國畫家Briton Riviere 於主後1890年所畫的「但以理對王的回答(Daniel’s Answer to the King)。畫家取材自聖經但以理書第六章,生動描繪但以理雖因違背王命而被投入獅子坑,卻依然平安渡過一夜後,氣色不改地回覆內心忐忑不安的大利烏王。(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riton_Rivi%C3%A8re

釋經與結構:馬太福音十三章的八個比喻

要明白聖經,是否一定要會原文?其實只要我們能夠讀懂文字,注意字義的平行或對稱,仔細觀察經文並且多讀幾次上下文,很多聖經中所謂難解的經文,其實都不是那麼困難。更進一步言,倘若我們能用理性與敬虔的心,來揣摩聖經作者寫作的思路,進而對經文做出結構分析,有時甚至會讓我們對原本耳熟能詳的經文(特別是敘事類型的經文)有耳目一新之感,進而得到更清楚的敘事輪廓或更深的體會。

在馬太福音十三章,馬太收錄一共八個耶穌所設的比喻。比喻,一般而言取材於實際的生活,並且通常只有一個作為比較的重點[1]。因此每個比喻都各自有其要傳達的訊息。但是當作者紀錄,收集,並且編排多個比喻在一起,這時讀者就必須考慮作者是否有其更深一層的含意,而做出如此的彙編?因此,適當地運用結構分析,就能夠幫我們在這時候找出作者編輯的思路。看回馬太福音第十三章:如果讀者想要尋求這章裡面各自比喻的訊息,就有必要先把整個十三章八個比喻放在一起觀察,比較,和並列。換言之,只有先用結構分析,找出整個彙編經文的結構所強調的主要訊息,我們才能找出解釋比喻的大方向,才會比較容易解讀出各自比喻的訊息。

以下只會談到我個人觀察,輔以聽過的一些講道者的分享,所觀察到馬太福音第十三章八個比喻的釋經進入方向。

在這八個比喻當中,我們可以注意到馬太特地穿插了一些耶穌講比喻時的時間與空間的紀錄,以及設比喻之外耶穌與門徒的一些私下的對話,作為整個比喻群組的背景與解說。此外,另一個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比喻安排的次序。

在稗與麥的比喻之前,耶穌先放了撒種的比喻。緊接這兩個比喻之後,祂舉了芥菜種的比喻,以及麵酵的比喻。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十三章第一個「撒種的比喻」中並沒有任何關於時間的描述。而相反的是第二個稗與麥,第三個芥菜種,及第四個麵酵的比喻,看來都是會發生在世界末了之前(馬太福音13:40-43)。「世界的末了」乍聽之下好像與當時的讀者沒有切身關係,看似指向一個遙遠的未來。但若站在「承認耶穌為彌賽亞」的第一世紀猶太基督徒的角度來思索,就能夠明白「世界的末了」是指彌賽亞來到世上之後,宣告了現今邪惡世代的終了已經展開。簡言之,「世界的末了」指向今世的末了,開始於彌賽亞宣揚天國的福音,建立屬神的國度(教會),直到末日耶穌再次榮耀的降臨(參: 馬太福音24章)。

接下來的四個比喻,對比之前所提到的首先四個比喻,由編輯的手法來看是像鏡子的對映面:因為第五個藏寶,第六個尋珠,及第七個撒網這三個比喻,與之前所說的三個比喻(即:稗麥, 芥菜種, 與麵酵)相同,都有一個發生的時間結束點(馬太福音13:49)。奇妙的是,最後一個「文士受教」比喻,看似又呼應回到與第一個撒種比喻類似的場景設定– –一樣沒有任何關於時間的描述。

此時讀者心中大概可以明白,馬太特意把這八個比喻編輯在一次耶穌與門徒的對話當中,有其特殊意義: 在這八個天國的比喻當中,真正在講 “人的心對神的道” 會如何反應的教訓,應該是第一個 「撒種」的比喻, 以及最後一個 「文士受教」這兩個比喻所強調的重點。而馬太把這兩個比喻組成八個天國比喻的經文框架,目的告訴我們:當主耶穌來到世上,以彌賽亞的身分開始建立天國,在發展當中– –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 –人的心會如何對神的道反應,取決於這個人是否有謙卑受教的心。

由此進入經文,我們可以理解這八個比喻的解釋大方向:在屬神的國度(教會)於今世發展時,我們(聽比喻的聽眾)不能只喜歡聽某種道理,而是要不斷虛心受教。比如說,我們不能只喜歡聽「愛裡面沒有懼怕」的訊息,卻不喜歡聽到「公義與審判」的訊息。因為聖經是神的道,不變的,但我們的心是否只對某些道理是好土,而對某些道理卻是荊棘之地?不論如何,神國發展總要每個人都像文士受教一樣。

因此,存著「謙卑的心受教」應該是第十三章當中天國八個比喻中最重要的個人因素,也是天國發展的重要關鍵。如此一來,我們才能明白為何主耶穌在講解時引用以賽亞先知的預言,講明當時神的子民(猶太社群)對聽到的神之道的反應。換言之,跟隨耶穌的門徒與之後的馬太福音讀者群對神的道的反應如何,才是耶穌設這些比喻時所關心的重要關鍵(馬太福音13:11-17)。而馬太特地穿插的一些耶穌講比喻時的時空的紀錄,以及耶穌與門徒的一些私下的對話,作為整個比喻群組的背景,目的也是要間接勉勵讀者,要像這些門徒追問到底,甚至進入屋內,就可以聽到更多比喻的解說。如: 稗與麥的比喻喻體解釋,就是在進入屋內,耶穌才在私下對其門徒做出的補充。

而當我們觀察到這個編輯八個比喻的主要訊息之後,就可以更清楚十三章中間的六個比喻,其實是講論天國在今世的發展趨勢以及以後的情況。因為這六個比喻都有其發生時間點的設定。而影響天國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卻是框架比喻(第一個與第八個)所要強調的:人心對神道的反應。

[1] Roy B. Zuck,《基礎解經法》,楊長慧譯(香港:宣道出版社,2001年2版),頁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