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理書第二章:異夢,君王,及先知 (下)

回顧 : 賞賜智慧的主權在於神

當神的子民得到神特別的恩典,他們會唱詩稱頌神,如歷代志上16章8至9節:「你們要稱謝耶和華,求告他的名,在萬民中傳揚他的作為!要向他唱詩,歌頌,談論他一切奇妙的作為!」。故此,但以理書第二章就紀錄一首因神特別恩典而稱頌神智慧及大能的詩歌。奇妙的是,除了稱頌以色列真神的偉大,這首詩歌更是整個但以理書第二章敘事的轉折關鍵。觀其內容,這首詩歌除了連結了第二章前半段所發生的哲士(迦勒底人)失敗的情節與後半段哲士(但以理)成功的敘事,更把神與人的能力與智慧做出顯著的對比。

此外,既然這首詩是在但以理明白王夢之後所發出的讚嘆,讀者更能從這首詩略窺先知釋夢時依循的詮釋角度。(但以理書2:18-23)由此觀之,這是個關於神改變時候與日期,廢王和立王的夢。因此讀者若要理解但以理書第二章後半段紀錄關於巴比倫王的異夢,就需要透過整個人類歷史的縮影做為進入這個夢的起點。因此,接下來就讓我們以聖經歷史與文本互涉的角度,繼續查考但以理書第二章尼布甲尼撒王的異夢,及但以理對這異夢的解釋。

但以理解夢的天時,地利,與人和

(但以理書2:24-30)當但以理從神領受關於王夢的奧秘,他請求護衛長亞略把他引到王面前,好回應巴比倫王解夢的命令。亞略也急忙地把但以理領到王面前,強調他發現一位似乎能解王夢的猶太少年[4]。至此,除了看到亞略把功勞歸給自己的嘴臉外,我們還可以發現巴比倫王好像不認識但以理?這段描述是否與但以理書2:15-16紀錄有所矛盾?其實只要把但以理書2:15至16節的描述理解為亞略把但以理的請求帶到王面前,這兩段經文敘述就不會互相矛盾。(但以理書2:26-28)當但以理來到王面前,他強調這是神將「日後必有」的事透過這異夢顯明給當時一統天下的尼布甲尼撒王。「日後必有」就是希伯來先知所說:「這後來的日子」(參:以賽亞書2:2; 耶利米書23:20)[3][4]。由此可見,這夢其實是從神來的訊息,是關乎未來神對其選民的計畫,及對這世界最終的安排。

至此,讀者當能體會到作者如此記述,實為要強調這一切都是出於全能者之安排[5][6]。當我們說「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到益處」,這包括生活中看得見與看不見的部分。我們生活環境的周圍,應有很多像亞略如此不顧一切往上爬,搶在眾人面前向老闆或上司邀功的人。但是,對有信仰的人而言,這一切事的發生都不出神的計劃!倘若如箴言21:1所言,連君王的心神尚且能影響,那更遑論我們的上司,老師,甚至是配偶與父母,其心思意念難道不更在神的掌握之中嗎?因此,不管是延遲推薦約瑟的酒政,或因邀功才引介但以理的亞略,雖然兩者可能都認為這兩位希伯來少年是因自己推薦方能到王面前解夢(創世紀41:9-13; 15-16),聖經卻暗示讀者乃是出於神的旨意才會如此!並且神這樣安排,更是因為這兩個希伯來少年先與神建立起美好的關係(創世紀39:21-23; 但以理書1:17)。可見,我們基督徒要先把自己與神的關係建立好,才能在機會來到時靠著神解決危機,甚至最終使神的名得到榮耀。

君王的異夢:敘述

(但以理書2:31-35)當但以理來到王面前,首先他點出巴比倫王在夢中所看見的內容:一個巨大的人像!這人像因著金屬的緣故發出光輝,並且擁有極其巨大的尺寸,直直地站立在尼布甲尼撒的夢境之中。當時,看到這樣情況的巴比倫王感到萬分震驚!根據32-33節,這個王在夢中所看見的人像,被描述是由各種不同的金屬所組成。而夢的結束,則是再次透過巴比倫王的視角,看到有塊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砸向人像的腳。驚奇的是,所有組成的金屬材料都在同一時間被打得粉碎,變成夏天的糠裨。最後,這塊非人手鑿出的石頭,則變成一座大山並充滿天下!

因此,這夢基本上是以人像與石頭為夢的主體。細心的讀者或許會注意到兩個主要對比:建造人像的材料之對比,以及人像與石頭的對比。根據考古資料,在古代用不同金屬材料來塑造人像,用以象徵執政者的權柄,是當時常見的文化習俗[3][4]。但巴比倫王看到的人像尺寸卻巨大非常,超越當時所建造的人像[3][4]。並且與這個人像對比的,是象徵神國度的石頭。由此可知,這個巨大的人像應該不只包含當時新巴比倫帝國,應該更象徵著整個人類歷史上出現過所有的國度— —因為這人像看起來是如此的巨大!試想,當一個人面對整個人類的歷史,即便是當時權力滔天的巴比倫王,也只能感到自己的渺小吧? 而這象徵全人類幾千年的歷史,在王的夢中正因不同的發展階段而發出各種金屬的光芒。但仔細查看這人像,構造卻顯得非常脆弱,因為從頭到腳的金屬是頭重腳輕的安排。可見人類的歷史,雖是巨大得讓人震驚,但沒有建立在穩固的根基之上!甚至脆弱到只要一塊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擊打,馬上就可能被徹底粉碎!

君王的異夢:解釋

兩個異夢的兩種進入

正因為這夢是如此詭異難以理解,在但以理完成敘述之後,他就開始講解夢的含義。但以理的講解其實可以分成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直接按照字面,並且對照創世記的文字紀錄,把整個人像當成人類從起初到末後的歷史整體作解讀[3][4]。另一個進入夢的詮釋之層面,則是要對照但以理書第七章但以理異夢所看見的四獸,並比對聖經之外的歷史事件,從巴比倫帝國之後直到神國被建立的預言角度理解之[2]-[6]。本文將只從第一個層面,也就是單純按第二章的字面敘述,透過但以理書之前聖經記載人類歷史縮影創世記,來探討這段對異夢解釋的經文。至於第二個層面的進入,作者將留待但以理書第七章時一並討論:

金頭的尊榮:亞當

倘若用第一種進路來討論本章的異夢,我們就不得不把但以理書與創世紀的歷史並列比較。(但以理書2:36-43)但以理在他的講解當中,首先說明金頭是尼布甲尼撒王。接著但以理的描述,隱約地重複並呼應創世紀一章到二章的敘述(參:創世記2:10-15; 創世紀1:26-28):當神創造亞當,在神眼中這「人」有非常尊貴的身份。「人」就像當時神創造時的黃金一樣,大有王者尊榮!因為這「人」— —亞當— —乃是被神命令要管理天下萬物的「神之子」[3]。這是「人」當初被造時的情況,與但以理形容尼布甲尼撒的情況彼此呼應(參:但以理書2:37-38),因為當時尼布甲尼撒能夠統一古代近東的所有國家,最主要的因素也是因為神將這一切的權柄交在他的手中(但以理書1:2)

故此,不論是現在權力最大的美國,中國,或是聯合國,一切管理的權柄無不都出於神!之前我們曾談過但以理書中的三重世界觀(參:但以理書1:1-2)[6]。這三重的世界觀,最大最外圍的國際情勢,就是在神的掌握之下。而現在金頭所代表的尼布甲尼撒,在當時能夠得到掌管天下的極大權柄,正代表著沒有權柄不是出自神— —就如當時神創造亞當並且賦予他管理萬物的權柄一樣。因此,即便我們不是擔任位高權重的美國總統,或英國首相,神其實也是給了我們家庭要我們用心經營,或是我們的身體要悉心照料。這種責任的託付,正是出於掌管萬有的神之主權。故此在這世上,沒有任何人可以輕看神所托付我們的一切責任— —哪怕我們貧窮到只擁有自己的生命。甚至,根據希伯來書3:1-6,提摩太後書3:1-5兩段經文,在屬神的人之中神也設立了長執照料牧養。既然這一切權柄都出於神,又是神把這責任託付我們,我們又豈能不好好照料神所要我們看顧的對象?

逐漸敗壞的歷史

可惜在金頭之後,這人像其他部位的金屬是越來越沒有價值(參: 但以理書2:39-43)。雖然銀 算是貴重金屬,但其價值比不上金。(創世紀13:2; 17:12-13)在古代,銀的用途通常是當成交易的貨幣。聖經中早期的人類歷史紀錄亦同:當人失去神兒子的尊貴身分,處境就如從金頭降為銀胸。隨之而來就是世上開始有各種行業,用銀錢交易的生活模式成為人類群居社會的一部分(參: 創世紀4:17-22)[3][4]。因此,緊接銀胸膛後的銅肚腹及鐵大腿也有藉著金屬價值下降的意義來闡明人類歷史發展之趨勢。根據聖經,人類使用銅鐵器有很長的歷史,因為聖經紀錄最早打造銅鐵利器的人就是土八該隱(參: 創世紀4:22-26)。值得注意的是,當聖經紀錄人類開始使用銅鐵器與一切職業的起源後,就以拉麥之歌暗指人類從此需要使用法律建立社會的秩序。可見當人類更加遠離神,就更需要藉著冶金等的科技力量,或是透過法律規範的設立,好維持當時人類的社會秩序。由此觀之人類歷史文明雖然發展出許多驚人的成就— —就像銀銅與鐵的金屬也會發出光芒— —但是在神的眼中仍是頭重腳輕的發展。這正是逐漸失去價值的虛空歷史!

因此,從銀的胸膛到半鐵半泥的歷史發展,我們可以在亞當墮落後直到巴別塔的歷史處境看到相同的趨勢。正如前言,人類歷史上曾發展得非常強大,即使曾經一度因為洪水滅世而中斷,卻因為當時大家都用同樣的語言說話,有同樣目標,故此很快又強大起來(參: 創世紀10:8-12)。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巴別塔的建造,就是一個洪水後人類展現其再次強大野心的企圖(參: 創世紀11:1-9)[3]。但是聖經卻告訴我們,巴別塔的計畫則是洪水後人類再次逐漸遠離神,逐漸驕傲並且自大的表現(參: 創世紀11:1-4)。在神的眼中,這種要取代神的團結不會是真正的合一,更不是神一開始創造人在地上生養眾多的目的。因此,最後這些人彼此分離,表面的原因看起來是神使他們的口音被混亂,而真正的原因則是因為他們故意叛逆神,所以神使他們混亂分離。這樣的情況,不正像是在巴比倫王的異夢中,以半鐵半泥的腳象徵最終人無法彼此和平相處的混亂情況嗎?[3]

被毀的巨像與高升的先知

談到這裡,這個王的異夢是否告訴人類歷史的發展是完全沒有盼望的呢? (但以理書2:44-45)根據但以理的講解,即便人類歷史發展越來越遠離神,屬神的子民最終還是能有回歸的盼望。這僅存的唯一盼望,就是在尼布甲尼撒夢中出現那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詩篇118:22)所謂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原意是指被建築匠人捨棄不用的石頭。不但如此,這被匠人捨棄的石頭先砸毀整個金屬大人像,再被用以建造一個永恆國度,成為奠基的房角石,轉變成一座大山。這是神對整個人類歷史與國度興替的最終計畫。由此看回創世記的歷史,就不難明白為何接下來整個焦點都放在亞伯拉罕與他的子孫。神選擇與亞伯拉罕和他的子孫立約,為要最終打碎世上諸國,建立屬神的永遠國度(參: 創世記12:1-4)。由此可見,早在亞伯拉罕被呼召時,神國度的復興與重建也早已在預備計畫之中。(彼得前書2:4-8)但只有來到新約,當耶穌基督死而復活後,神的國才開始真正由這塊石頭向外發展,準備要到最末後的時候,取代天下的列國,真正充滿天下!

因此,當但以理講解完異夢的含義,但以理書2:46-49描述布甲尼撒王訝異非常,不由自主地向但以理俯伏下拜。這個突如其來的舉動,似乎是把但以理當成神明來敬拜[4]。但是根據47節,這其實是巴比倫王用非猶太人的方式,來表達對於背後啟示但以理的神之最高敬意[4]。由但以理之後的反應,我們也能看出他並沒有被這解決難題的勝利給沖昏頭。因為他並沒有沒有把功勞只攬在自己身上,反而是請求巴比倫王將管理巴比倫省的工作分攤給他的朋友,自己只留在朝中侍立,以避免自己會因為「權力達到高峰後」的「驕傲」與「虛榮心」作祟而從此墮落[5][6]。

結論:基督徒生命中的異夢,君王,與先知

看回今日的處境,神的聖言— —新舊約聖經— —早已集結完成。既然「正典」已經封閉,基督徒就不會有從神領受任何超越《聖經》「新」啟示之異夢的可能性。換言之,但以理書這段異夢的記載,意義不在教導我們今天要如何藉著解釋異夢以預知未來的世局。但這也不是說今日基督徒不會再做異夢或看異象— —只是這些異象與異夢不再具有與《聖經》同等的權威性— —而更可是神出自愛的個人叮嚀與提醒。最後,僅以箴言18:12作為我們查考但以理書第二章的總結:敗壞之先,人心驕傲;尊榮以前,必有謙卑。整個但以理書第二章最重要精神,就是要謙卑認識這位掌管宇宙的君王。因此,在人類數千年文明智慧發展中,即便如同這大人像一樣發出耀眼的金屬光芒,但只要遠離神,一切就毫無價值可言!幸好,我們不用像尼布甲尼撒一樣依靠謀士!因為今天的基督徒,只要願意認耶穌為掌管我們生命的君王,順服聖靈在我們的生活中如先知一樣的諄諄善誘,我們還是可以有指望!因為神將要透過早先對亞伯拉罕的應許,賜恩給謙卑跟隨主的人,讓他們能夠從將要被毀壞的列國當中,進到神永恆的國度!

(全文完)

參考資料

  1. 魏連嶽,夢的本質之基督教觀點,基督教信仰與生命(網頁) christ.org.tw/mainpage.htm
  2. 楊約翰,但以理書,棕樹出版社,1994
  3. 黃儀章,但以理書文學註釋 — — 活出盼望,天道書樓,2002
  4. 鄺炳釗,天道註釋:但以理書,天道書樓,1996
  5. 昀寧,靈修小品:但以理書第二章—–但以理第一次為王解夢(下),聖靈月刊,1999
  6. 柯恆雄,The King’s Dream and The Prophet’s Vision Part 1(證道),201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EsgYZ-U8zI&list=PL15A065E0C139EF2B&index=2
  7. 華爾頓(John H. Walton) / 麥修斯(Victor H. Matthews) / 夏瓦拉斯(Mark W. Chavalas),舊約約聖經背景註釋,校園書房出版社,2006

附圖為Paul Gustave Louis Christophe Doré (A.D. 1832-1883) 古斯塔夫.多雷所製作的插畫:《聖經故事》但以理。圖中但以理看似在面對異鄉文化衝擊下,依然專心省思要如把自己的信仰適當的將之表達。

畫家簡介:https://en.wikipedia.org/wiki/Gustave_Dor%C3%A9

圖片來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104094587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