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過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

「因信稱義」的信,不只可以理解為「信心」,亦可以理解為「信實」。什麼是「信實」?就是保羅與雅各所言:神「律法」忠實的「遵行者」(羅馬書2:13)(雅各書1:22-25)。

但是,我們可以說新約聖經中最謹守摩西律法的文士和法利賽人,可以因他們忠實地遵守摩西律法而得救嗎?從法利賽人保羅被神呼召揀選,因而受洗(使徒行傳9:17-19),以及保羅對救恩的看法(羅馬書1:17), 看來似乎不是如此。

原來,神的義就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本於信,以至於信,正如經上所記:「義人將因信而活。」(中文標準譯本羅馬書1:17新譯本)

神的義就是藉著這福音顯明出來,本於信而歸於信,正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新譯本羅馬書1:17新譯本)

因此,當保羅說義人必因信得生,應當有兩層意義:

一、本於信——相信神是信實的:相信神在律法上所記,必會信實地紀念祂與亞伯拉罕立的約 ,就如祂過去曾因信實而領了亞伯拉罕的子孫出了埃及(出埃及記2:23-25)! 如果相信神是信實的,祂就會差派一個像摩西的猶太人先知(申命記18:15),來到世上(約翰福音1:14-18)。只有先持守住這個信念,相信歷史將要重演在我們個人身上,我們才能看見神因信實而承諾將要來的人(路加福音2:25-32),並且相信這人就是引人就神的光(約翰福音8:12)。因為,神的義,是本於信——祂對自己說過的承諾的信實,以及我們對祂信實的信靠!神的信實什麼時候來到?就是那位將要來的來到(馬太福音11:3)。在這之前,縱使有不能回歸的苦難和危險,看似神遠離我們的危險,義人仍要持守神是信實的信念,方能因信而得生(哈巴谷書2:4)。這就是因著神的信實加給一切相信的人,即神的義(羅馬書3:22)!

二、以至於信——要持續對神的律法信實:相信神透過律法而傳達的旨意,聽而後行的,便是有福, 因為祂們是信實如亞伯拉罕的子孫(約翰福音8:39)(雅各書2:21-23) 。神的話語不只有舊約聖經上關於道德規範的要求(出埃及記20:1-17),也有新約當中透過神的使者所傳講,那隱藏起來以致於人無法測透的行為吩咐(提多書3:5)(約翰福音13:8)(哥林多前書11:26)。此外,信實,更是指著因著信,忠實地去過著敬神愛人的生活(使徒行傳1:6-8)(使徒行傳17:2),成為世上的光和鹽(馬太福音5:13-16)。因為神的義,是歸於信——取決我們對神的義回應的程度,是否願意接受這已經設立好的挽回祭,接受這已經藉著神使者傳講的行為準則,並且持續的活出神的義(羅馬書3:25),忍耐又持守到底(希伯來書10:37-39)!

這樣看來,對曾經是法利賽人的保羅,他體認到自己無法靠著「之前」如法利賽人般遵行律法而得到神的稱讚。在大馬色被光(使徒行傳9:3-6)擊打後,保羅的思索,讓他真正地「看見」:只有當他「先相信」耶穌是神因自己的「信實」而差來的彌賽亞,並行出神使者告知所當行的事,才能夠藉著聖靈,「信實」地遵守神的律法,真正活出光明之子的生活(弗5:8-14)。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神「律法」(神直接吩咐之誡命的總綱)的「遵行者」(羅馬書2:13),才是真正勝過文士與法利賽人的義!

由此可見,守約,不該只是在外表行為上的守約。守約,指的是講義氣的信實!打從內心地順服了神的義(羅馬書6:17-23),甚至可以成為神的義(哥林多後書5:21),因為神已經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祂裡面成為神的義——始於信,以至於信。因為成為神的義,是祂給我們的恩典:由彌賽亞來的(約翰福音1:17-18),在彌賽亞裡才能得到的(以弗所書1:7)。


附圖: 義大利畫家 卡拉瓦喬(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 1571-1610年)在1601年所畫的Conversion on the Way to Damascus (大馬士革路上的轉變),描述聖經使徒行傳記載法利賽人保羅往大馬士革路上遭遇的事件,引自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nversion_on_the_Way_to_Damascus

監督與牧羊人

「聖靈立你們作全群的監督,你們就當為自己謹慎,也為全群謹慎,牧養神的教會,就是祂用自己血所買來的」(徒20:28

監督,從「牧養」這個動作來看,表示其要擔負牧羊人的工作。群,就是羊群,是舊約流傳下來的一個稱呼神百姓的傳統(以賽亞書40:11, 耶利米書13:17, 以西結書34:12, 彌迦書5:4)。因此,這段經文,告訴我們神的教會,就是屬神的子民的集合體,是祂用自己血所買來的一群羊,需要有牧羊人來看管,牧養。

回顧舊約聖經的歷史:

雅各成為十二支派的族長之前, 他是牧羊人

摩西成為十二支派的先知之前, 他是牧羊人

大衛成為十二支派的君王之前, 他是牧羊人

因此,當保羅向以弗所教會長老道別,說了這句話的目的,就是要這些被聖靈所按立的監督:

要像雅各一樣,清楚明白羊的特性(創世記29:1-10; 30:37-43)。

要像摩西一樣,即使羊不是自己的,還是數十年如一日般,甘心樂意地看守(出埃及記2:21-22; 3:1; 使徒行傳7:29-30)。

要像大衛一樣,為了徹底實踐保護羊的使命,不惜與兇猛的獅子和熊搏鬥(撒母耳記上17:34-37)。

此外,如果所有參與事奉的教員,家長,講道者,輔導員,都算是廣義的牧者,保羅這個鼓勵,也應該適用在他們身上。換言之,只要是在神的道上事奉的,都該被要求謹慎!

如何謹慎?就是先為自己謹慎:在自己事奉的動機和行為上謹慎,待人接物上謹慎,不要因為自己使別人跌倒(路加福音17:3-4); 在自己事奉的預備和靈修上謹慎,不要失去了生命的平衡和目標(路加福音21:34)。如此,才能對全群謹慎:審慎看待自己和羊群周圍的環境,對全群的信仰可能造成的衝擊和影響,每一隻羊都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去看守(提摩太前書4:1)。

為什麼?

因為「聖靈立你們作全群的監督,你們就當為自己謹慎,也為全群謹慎,牧養神的教會,就是祂用自己血所買來的」(徒20:28)

義人的「思索」

因著網友Monica 的一篇文章,談到耶穌背負著私生子之名而被生在這世間的可能[1]。這篇頗值得一讀的文章,對馬利亞的心情有極為細膩地描寫。也讓人能夠進一步省思耶穌降生的意義!

只是想要補充,除了馬利亞以外,馬太福音也特別記載,約瑟心中的舉棋不定。

……她丈夫約瑟是個義人,不願意明明地羞辱她,想要暗暗地把她休了。正思念這事的時候,有主的使者向他夢中顯現,說:大衛的子孫約瑟,不要怕,只管娶過你的妻子馬利亞來,因她所懷的孕是從聖靈來的。(馬太福音1:19-20)


當馬利亞懷孕的消息傳到約瑟耳中,他「思索」該如何在不傷到馬利亞的情況下,卻仍然能持守住自己能對神有無虧的良心。這「思索」的動作致使神差派天使闡明這個「未婚懷孕」是爲「拯救主的百姓」的緣故。

約瑟呢?也因此遵照指示,把馬利亞娶來,讓耶穌在世的身分歸入自己的家譜(馬太福音1:16)。

耐人尋味的是,接下來馬太再次用到「思索」(名詞譯作「意念」)這個詞,是在馬太福音9:4和12:25。這兩處的經文,都指著法利賽人對耶穌的權柄和神蹟,以及對耶穌是「大衛子孫」身份的宣稱,所產生的「意念」。這「意念」也是法利賽人「思索」後得到的結果。奇妙的是,馬太記載耶穌都「知道」他們「思索」後成形的「意念」—— 就像一開始「主」也「知道」約瑟的思索,而差派了天使告知馬利亞所懷之胎的真相。

「那時,耶穌說: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父啊,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沒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願意指示的,沒有人知道父。」   (馬太福音11:25-27

可見,約瑟的「思索」,是要如何讓「已經訂婚的未婚妻所受到的傷害」降至最小,卻又能「遵守摩西律法所規範的社會道德要求」。這種在惡事上為嬰孩,以神的憐憫和公義為判斷的出發點,是讓約瑟「配得」主差派天使啟示這個嬰孩的身分。而法利賽人呢?很可能是因爲其先戴了一副有色眼鏡來看耶穌所行的事,他們「思索」後得到的「意念」,才會讓耶穌直接看穿是惡的,不是良善的!因為,這是「自以為聰明通達」的思索,不是「如嬰孩一樣純真,願意遵守神話語」的思索。

之後呢?約瑟直等到馬利亞生了這個名為耶穌的兒子之後,還是接納馬利亞,生了耶穌在世上的弟弟們。對馬利亞,約瑟看得出是完全的接納[2]。原因?很可能是因為他看重馬利亞與他的婚約。守約,愛自己的妻子。

守約、守法,愛自己的妻子到底,不離不棄,能做到這樣,真的很不簡單。無怪乎馬太對約瑟的評價如此簡短,卻也如此有力,因為約瑟真的就是一個「義人」!

[1]〈從「我們不是私生子」的羞辱看耶穌的降生〉文章連結:

[2]當時猶太人訂婚就視同結婚(只是還沒迎娶),對照申命記24:1-4,這也是為何約瑟在最初想要提出休書的原因。但之後約瑟應該是完全接納馬利亞,才會願意與馬利亞有正常夫妻的關係。請參考 《專題報導:猶太人的婚姻儀式》蔡彥仁指導,慧盈撰稿,期數:335期 聖靈網路雜誌2005年8月 (http://www.joy.org.tw/holyspirit.asp?num=1964)